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9篇
  9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瘟病菌孢子的检测通常在显微镜下由人工目测完成,该方法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低。因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图像处理技术的稻瘟病菌孢子自动检测和计数方法。首先,采用显微图像系统获取稻瘟病菌孢子图像;然后提出一种分块背景提取法对其进行光照校正;根据显微图像中孢子的边缘特征,利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其中Canny边缘检测过程中的阈值应用模糊C均值算法在梯度图上自动确定;接着对边缘检测后的二值图像进行数学形态学闭开运算处理。根据孢子和主要杂质的形态特征,利用椭圆度、复杂度和最小外接矩形宽度等形态特征参数对目标物进行分类,提取只含孢子的二值图像。最后,提出了基于距离变换和高斯滤波的改进分水岭算法对粘连孢子进行分离。测试结果表明:在100幅测试的显微图像样本中,孢子检测的平均准确率为98.5%,满足稻瘟病菌孢子自动检测和计数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荔枝产区杀菌剂在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归类总结,指出荔枝病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列出了防治这两种主要病害的新杀菌剂及使用方法,为果农正确用药、安全用药、提高防治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于2008年利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广州市叶菜田杂草群落年动态变化进行了调查。调查共计发现60种杂草,属23科,45属。春季杂草群落为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繁缕(stellaria media)+腋花蓼(Echinochloa colonum)为主;夏季以马齿苋+碎米莎草(Cyperus iria)+凹头苋(Amaranthus lividus)为主;秋季以马齿苋+凹头苋+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um)为主;冬季以腋花蓼+繁缕+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为主。通过计算杂草的优势度得出全年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为马齿苋、繁缕、腋花蓼、酸模叶蓼、凹头苋、碎米莎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光头稗、小藜(Cardamine hirsuta)等10种。其中,马齿苋、凹头苋、碎米莎草在春夏秋季为优势杂草;马唐在夏秋冬为优势杂草;光头稗、牛筋草为春秋季优势杂草;繁缕、腋花蓼、酸模叶蓼、小藜为冬春季优势杂草。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4种常用三唑类杀菌剂在香蕉上的残留行为, 并比较了戊唑醇在套袋与不套袋情况下的最终残留量。研究结果表明:香蕉上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0.8~14.1、8.1~9.5、7.9~12.9、9.4~15.6 d。在试验剂量条件下, 末次施药后42 d时, 戊唑醇(不套袋)、戊唑醇(套袋)、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在蕉肉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1~0.04、<0.01、0.01~0.08、≤0.01 mg/kg和0.02~0.07 mg/kg; 在全蕉上的残留量分别为0.05~0.47、<0.01、0.10~0.36、0.03~0.19 mg/kg 和0.05~0.32 mg/kg。香蕉果肉占全果的比例约为55%~75 %, 全果的残留量约为果肉2~19倍, 表明香蕉中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主要残存在果皮上。戊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 在套袋情况下可以显著地减少其在收获期香蕉上的残留。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广州番禺区、南沙区,惠州和深圳市等地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虫体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致病力测定发现分离物PL对红火蚁有一定致病作用。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PL菌株,形态学鉴定该菌株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acinus。对PL菌株的10个分离株PL01~10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经1×108孢子/ml的浓度处理后第15d,菌株PL04处理的红火蚁累计死亡率最高,为70.60%。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鲜食玉米病害发生种类及其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鲜食玉米病害种类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采集病害标本,通过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确诊了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11种病害;明确了鲜食玉米的主要病害为玉米小斑病和纹枯病,首次在广东发现了玉米弯胞叶斑病和黑斑病。本研究结果可为鲜食玉米病害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7个板栗园栗实蛾幼虫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3.532 3+1.071 0m,Taylor幂模型为lgv=0.591 3+1.130 4 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栗实蛾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栗实蛾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4.532 3/m+0.071 0).  相似文献   
8.
不同香蕉品种根渗出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抗病鉴定试验选取抗病香蕉品种海贡和感病香蕉品种威廉斯B6,并用2个香蕉品种的根渗出物分别处理南方根结线虫的卵,观察根渗出物对线虫卵孵化及幼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虫后抗病香蕉品种海贡根渗出物处理的卵总孵化率为63.26%,平均病情指数为22.13;感病香蕉品种威廉斯B6的总孵化率为80.29%,平均病情指数为53.35,2个香蕉品种的孵化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复配药剂37%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防治贡柑炭疽病的效果及其对贡柑的安全性,连续两年进行了37%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防治贡柑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7%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148、185和246.7 mg/L对贡柑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10 d调查,2014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90%、79.48%和90.16%,2015年分别为65.09%、76.18%和87.36%,该药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含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的BL122为供体, 温敏核不育系GD-7S为受体, 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将Pi-1、Pi-2基因导入温敏核不育系GD-7S中, 获得5个携带两个抗性基因的纯合改良不育株系。利用34个广东代表性稻瘟病菌株接种鉴定, 5个改良株系的抗性频率为94.12%~97.06%, 而对照GD-7S抗性频率仅为17.65%; 自然病圃诱发鉴定5个改良株系的叶瘟和穗颈瘟均为0级, 表现高抗。经自然条件和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改良株系与对照均为无或少花粉败育类型, 自交结实率为0, 说明不育起点温度与对照基本一致。统计分析表明, 除剑叶长和每株穗数外, 改良株系与对照在其他农艺性状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与恢复系L38杂交, 改良株系的杂种F1与对照的F1大多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 说明改良株系基本保持了GD-7S的农艺性状和配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